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正文 招生工作

山东中医药大学专业介绍丨劳动与社会保障

信息来源: 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 2022-03-01浏览次数:

一、专业概述

1.高考选考科目

任选

2.学位与学制

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3.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健康中国战略实施需求,依托医学学科优势,培养具备良好人文素养、较强职业能力与创新意识,掌握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医疗保险学、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通晓中外医疗健康保险理论、技术方法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在政府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领域从事社会保障及医疗健康保险管理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4.主要课程

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健康管理学、医疗保险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险学、社会医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临床医学、中医养生学、慢性病管理学。

二、专业基础情况

1. 基本信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管理学门类下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代码是120403。

2. 特色优势

本专业着眼于国家卫生事业发展需要,适应国家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适应国家健康战略与新医改的新形势与新需求,能够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1)专业优势。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高。

(2)以中医药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形成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养老、医疗、劳动就业管理、失业保障等领域科研优势明显。

(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3. 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即使同样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不同岗位对社会保障知识结构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医疗保险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背景。因此,我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与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于本校优势教学和科研资源,将该专业特色做大做强,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首先保证完成教育部规定的系列主干课程,如社会保障概论等。其次,在专业选修课程方面又体现了培养学科人才的目的,课程设置了三个方向:一是中医药方向,开设了健康管理学、慢性病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中医养生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概论等;二是社会管理方向,开设了财政学、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社会医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等课程;三是金融保险方向,开设了社会基金管理学、医疗保险学、社会保险学、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财务管理、核保与理赔、商业健康保险、人身保险等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与发展依托本校优势学科,通过优势学科与之交叉,坚持走“中医药学+管理学+专业”理论与训练有机结合的学科建设之路,打造实验--实训--实习培养体系,建立培养方案,既体现优势学科的属性,又凸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独特的跨学科特色。



三、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创业导师11人,专职教师硕博比为53.13%。教学团队近五年承担各级教改课题数十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两项,获得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教师主持参与省级科研课题6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

四、教学资源

学校在大力投入软硬件设备及资金的同时,也争取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资金的支持,具体包括:

(1)引入企业实战项目。设计企业模拟仿真项目,形成专业与企业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师资培训。通过部分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同步培训,尽快熟悉实训流程,将共建基地建成学生实习基地的同时也是教师技能增长的基地。

(3)新建综合实训室。模拟社会保障政务大厅、社会救助及劳动关系管理等仿真环境,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



五、专业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

本专业就业领域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医疗保障部门、保险行业、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等,具体从事的工作包括:

(1)在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

(2)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事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或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工作。

(3)在保险公司和银行从事保险精算、金融理财师等工作。

(4)在高等院校等科研、教学机构从事与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5)在各种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