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 正文 学子风采

行于暗夜,侍奉光明——2016级法学02班付琦

信息来源: 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 2020-06-20浏览次数:

付琦,男,汉族,1997年出生于山东临沂,中共党员,管理学院2016级法学专业学生,任班级副班长。在校期间曾获2018“众成清泰杯”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团体三等奖、最佳文书奖;荣获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记者”等称号;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2018年两次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所在团队先后两次获得校级“优秀服务队”称号,个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获得校级“朋辈心理辅导大赛”二等奖,校园集体舞大赛二等奖。已推免至山东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序章——意外先来临

行于暗夜,侍奉光明。人生犹如暗夜,心中永恒的信仰是光明。2016年夏,付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提交各类材料,通过了山东大学高考农村专项计划审核,高考分数达到本科一批线即有机会能像15届部分同学一样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就三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来看,绝对没有问题。但还没等太阳升起,意外先来临——付琦没通过。就这样,老师不厌其烦帮忙整理材料时的期待、父母的满心欢喜、自己心心念念的理想,就在那一刻全都灰飞烟灭。这是当时的结果,也是现在一切的起因。

付琦自认为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是在黑暗中向往光明,自己常常能给自己再去相信的勇气。他可以自卑,可以否定自己,可以怀疑自己,可以陷入无尽的焦虑,但他从没想过要去放弃,因为他觉得放弃与一无所有没有太大区别。

付琦说,那段时间父母的笑容渐渐消失,又立马再微笑起来安慰他的情景,这辈子都会铭记。如今,他真的要去山东大学读书了,虽然迟到了,但可能这就是人生的惊喜吧。

一年级——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付琦在网上看到了许多对于大学、学生社团组织的评价,可以说是有褒有贬,他难以形成自己的认知,于是他选择用一颗透明的心灵去感知,给自己去体验、判定的机会。他大学一年级的主线可能就是学生组织了,加入了校学生会宣传部、秘书处办公室兼职干事、院学生会记者站、校报学生记者团文体宣传部,度过了快乐、疲惫、轻松与自由交织的一年。不可否认,这些组织都给他带来了积极影响。首先,他放下了游戏,大学的低年级其实有不少空闲时间,他意识到一个没有太大价值的事物能让人上瘾,就会有意识远离,避免青春被绑架。当宿舍玩游戏、刷微博的时间被自己所参加社团的工作占用时,远离那些诱惑就变得相对简单了。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入学体检排队,几乎所有男生都蹲在润园门前路沿石打起了游戏,他成了最“不合群”的一个,现在看来有些事情真不必合群。其次,迅速入眠,宿舍五人恰好组队每晚漫游在王者峡谷,吵吵闹闹到深夜,而他奔波在各组织,实在太过疲惫,回宿舍就睡觉,日复一日造就了世界再吵也能睡着的能力。在任职于各社团期间,付琦也认识了很多朋友,但对其个人发展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结识朋友、积累人脉,而在于对这些人的观察,观察他们的性格、得失、发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付琦最好的一批朋友大多数都来自各学生组织,他们给他带来了许多温暖和帮助,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很多部门的师哥师姐其实都会“劝学”,也给出很多他们成长的经验。比如“冬天再冷也要走出宿舍”,这是一位学生会师姐给他的建议。的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室才适合学习。他也汲取经验,做到了有时间就走出宿舍学习。

二年级——找到存在的意义

“大学生不用学习。”只要上过大学就知道,这是个谬论。付琦是在二年级真正实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要意义。大一丰富的社团工作、活动或多或少挤占了课下学习时间。当时的辅导员安老师也对班委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在学习方面,总让他们班委树立起好榜样。他也认识到真正的竞争力是学习成绩,很快,他为自己设立了读研的目标,他决定放弃几个学生组织只留班级内职务,专心学习。付琦非常了解自己,就大一的经历看,他一向会将老师的任务放在最前面,双重或多重职务让他很难保证学习的时间,这样让他很难达成读研的目标。

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付琦认为,上述仅仅是对自己人生的意义,真正联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意义是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在一次次党课学习中他认识到,中国的未来在于每一个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本科毕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他人到中年,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他大致在临近退休的年纪。付琦认为,和他一样的青年一代承载着中国的美好未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管有无直接意识,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人,只要勤于工作,都或多或少在为实现共产主义做着贡献。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到,“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这在民法层面分析了人与国家,也反映着我们每个人与国家的密切联系。付琦也立志要在该读书的年纪读好书,在该工作的年纪做好本职工作。

毛主席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付琦也认为中国的未来在农村,作为大学生应当到农村看看。大一时,付琦就跟随师姐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活动,这也为他大二暑假连同心理学、医学专业同学带队进行“禁毒防艾”这一团中央项目打下了基础。他也在活动中试图以发展角度了解“这片天地”,认识到其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他也参加了雷锋日、315进社区等活动,学习和陌生的人或组织(村委会)交流、接洽,以更好地进行活动安排。付琦也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朴实温暖、同学间的密切合作和作为志愿者的满满的成就感。

三、四年级——请指引我靠近你

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指的是付琦对目标的追寻,同时也是他对未来那个更优秀的自己的期许。大学三年级是付琦一步步靠近目标的时期。大学二年级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当时午休时间太长、背书容易走神等问题,所以他就下定决心午休不再回宿舍,因为在教室趴着午休很容易起来;同时在楼道溜达着背书,一停下大脑就会注意到“为什么自己傻站着”,效果显著。早七点进入学习状态,晚十点后走出教室,路途中他戴上耳机循环《你不要担心》到宿舍,付琦就这样坚持了近一年,他感受到自己正在慢慢靠近目标。他也会颓废、拖延,他也从不认为自己的经历是“强者——成功”的励志故事,而是“弱者——自我救赎”的曲折过程。

通过参加模拟法庭大赛,他的知识得到了实践,同时也明白了法律实务不可“闭门造车”。或许建构的理论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上不堪一击。“理越辨越清,法越辩越明。”法庭辩论是学习中不可忽略的过程。他也认识到“意识到”和“做到”之间的差距。尤其到考试周时,很多同学都在抱怨自己没能高效学习,但他们仅仅是意识到,完全不会做出任何改变,没有改变就不会有进步。他说多数同学怀念高中严格的“他律”,其实就是因为这些同学做不到以“自律”获取自由。

大四上学期,付琦因推免面试而陷入了最深的焦虑中,四年的学习内容很难短时间复习完。当时他第一次体验“痘长上了个脸”、肠胃炎近一个月,高烧四十度。尽管高烧期间伴随着心慌和头疼,但他仍不会放下专业书。他明白:“要想得到从未有过的东西,就必须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未来同样不会太容易,有目标指引,他必须主动越过困难去拥抱它。



行于暗夜,重在“行”;侍奉光明,重在“心向光明”。愿他时刻望着夜空中最亮的星——目标,愿他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优秀的自己!